這個秋冬季天津市將如何治氣?日前,天津市印發實施的《2021-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給出了答案。《方案》提出,為貫徹落實國家決策部署和任務要求,將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總抓手,以減少重污染天氣和鞏固PM2.5治理成效為主要目標,協同推進結構調整和治污減排,分解目標、明確任務、壓實責任,全力保障秋冬季空氣質量。
《方案》明確,秋冬季期間將妥善應對不利氣象條件,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。2021年10月-2022年3月,確保完成國家攻堅目標任務,全市及各區PM2.5濃度力爭控制在52微克/立方米,重污染天數控制在4天。
“為確保完成目標任務,《方案》進一步強化了9方面共88項重點措施。”天津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處長王文美告訴記者,《方案》特點總體上可以概括為“4個銜接”,一是緊密銜接國家部署要求,突出與國家攻堅行動方案各項目標任務的對接,且在規定任務基礎上,更加凸顯天津市特點,更強化針對性、操作性。如在提升產業綠色發展水平方面,《方案》對照國家“推進存量‘兩高’項目改造升級”要求,在提升項目能效、環保水平的基礎上,擴展升級改造范圍,推動靜海區涉鹽酸行業、武清區曹子里鎮絹花特色產業實施綜合提升改造,精準破解行業環境問題,提升區域綠色發展水平。在推進城市物流公鐵聯運方面,按照國家“外集內配、綠色聯運”原則,結合天津市實際,將有條件的現有鐵路站場和閑置貨場升級為城市配送節點,建立區域共享周轉倉,推行“軌道+倉儲+新能源汽車配送”新模式。
二是緊密銜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,結合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要求,以及天津市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關鍵目標指標和重點任務措施,《方案》進一步深化了產業、能源、交通運輸結構調整,通過一項項具體工程措施,將減污降碳扎實落到實處。在鞏固居民冬季清潔取暖成果方面,《方案》全面梳理散煤治理改造確村確戶情況,對暫未實施清潔取暖的地區,確保清潔煤供應全覆蓋,并全力做好氣源電源等供應保障。在開展鍋爐和爐窯綜合整治方面,《方案》要求,今年要累計完成燃煤鍋爐改燃并網35臺,淘汰關停大沽化工自備煤電機組3臺3.6萬千瓦,提早落實保留燃煤鍋爐改燃并網前期手續,盡早組織開工,力爭2022年底全市供熱半徑30公里范圍內燃煤鍋爐基本實現清零。在加快運輸結構調整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要鞏固鋼鐵、焦化企業“公轉鐵”成果,大宗貨物鐵路運輸比例進一步提高。天津港鐵礦石鐵路運輸比例達要到65%;集裝箱鐵水聯運貨運量要同比增長12%;推進船舶靠港使用岸電。提升港口、大宗貨物年貨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工礦企業、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接入比例。
三是緊密銜接“十四五”目標任務,對接國家要求,統籌“十四五”期間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、全面改善空氣質量目標任務,《方案》設定了相關工程措施,進一步體現階段性扎實推進與長遠性考慮。《方案》明確,典型行業與重點行業治理要齊頭并進,“十四五”期間,將針對典型行業精準開展治理減排。今年秋冬季,已發布平板玻璃排放標準,即將出臺垃圾焚燒、鋼鐵行業排放標準,并同步組織實施治理工程,統籌開展“十四五”期間典型行業綜合治理。在VOCs治理方面,《方案》體現精準性、持續性,結合天津本地特色產業,以石化、化工、工業涂裝、包裝印刷以及油品儲運銷為重點,組織排查液體儲罐、裝卸、敞開液面、泄漏檢測與修復等10個關鍵環節,為“十四五”全市全面深入實施VOCs治理奠定基礎。
四是緊密銜接重污染天氣應對,持續優化績效分級工作,精準實施重污染天氣差異化應急減排。梳理保障民生、保障城市正常運轉或涉及國家戰略性產業等保障類企業名單,細化除小微涉氣企業外的非保障類企業管控措施。在確保預警期間達到國家總體減排比例要求的同時,最大限度減輕對環境領先企業和重大項目的影響。
同時,《方案》還明確了具體保障措施,提出要加強組織領導,將秋冬季攻堅作為“十四五”空氣質量全面改善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的關鍵舉措,將任務逐級分解細化,明確時間表和責任人。完善監測監控體系,加強環境質量監測能力建設,加強秋冬季顆粒物組分監測和VOCs監測。加強污染源監測監控,依法將涉VOCs和氮氧化物的重點企業納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。加大執法幫扶力度,及時向企業宣傳大氣污染治理相關法律法規、政策標準,引導企業知法守法。有序組織做好重點領域執法檢查。強化考核監督問責,動態排查、定期通報各類典型污染問題,強化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及重點任務進展調度,牢牢壓實各級各部門治污責任。